2025年3月29日,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在湖南長沙召開。湖南省副省長曹志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司副司長徐文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計量司副司長朱美娜、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以及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等專家學者,浪潮等產業界代表參加了綠色智能計算產業專場對接活動。活動圍繞算力、人工智能與產業發展、投資環境等進行了專家報告、成果發布和產業推介。會上,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發布了《2024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棧技術專利分析報告》,這是中心連續第七年就中國人工智能專利發展情況發布研究成果。
《報告》闡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棧技術創新的新發展新突破,并圍繞模型能力的最新拓展,由算力芯片和軟件框架構成的基礎層、大模型打造的模型層協同提升算力效能的新范式,以及以智能體為標志的應用創新全面發展,從專利視角去理解、發現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棧技術創新當前的最新發展態勢,旨在為突破現有短板和尋求創新路徑提供借鑒。
一是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棧基礎層(智能芯片和軟件框架)、模型層、應用層深度融合、協同發展,形成了“需求牽引技術、技術賦能場景”的發展格局。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礎層與模型層技術的創新突破為應用場景的拓展提供了基座支撐和新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應用領域的復雜需求又倒逼、激勵基礎層、模型層的算力升級與算法優化,帶動了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棧技術的創新發展。2017年至2024年間,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棧公開專利共167,634項,專利申請年均復合增長31.6%,專利申請人數量從2,257家擴張至13,075家,年均增長24.6%,展現出在國家戰略引領、地方政策助推、技術創新的全面支持下,人工智能技術變革式的創新發展態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圖1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國專利申請與授權態勢分析
二是我國創新主體更加注重專利質量,以企業為主體的自主創新與產業生態正在形成。《報告》顯示,百度、華為、浪潮、騰訊和阿里巴巴等專利申請數量排名前十的企業類創新主體,其專利申請量之和占總申請量的10%,正成為技術突破、效率提升與場景應用的關鍵力量。特別是百度、華為等科技領軍企業實現了從底層算力、模型研發到應用落地的全鏈條創新布局,構建了智能芯片、深度學習框架、基座大模型、垂直模型和智能體等全棧式產品矩陣,能夠發揮“基礎設施”的稟賦,為經濟建設貢獻更有價值的創新力量。
表1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國專利申請與授權 Top10 創新主體(企業)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三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全棧發展呈現出技術創新驅動、應用場景牽引與生態系統支撐的三位一體、協同演進的發展模式,其中代表性創新主體展現了價值傳導、創新引領的核心作用。為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新、產業應用和生態支撐三方面互為支點的發展格局,《報告》基于20余項專利指標,探索構建了“AI專利高質量發展能力測算指標體系”,借此研判代表性創新主體推動核心技術研發、打造應用場景落地、培育可持續自主生態的梯次性發展戰略。如下圖所示,百度依托基礎層的飛槳框架與昆侖芯片深度適配、模型層的文心系列大模型,為智能體等產業應用提供動力引擎,形成了自主的技術創新生態,并在AI專利高質量發展能力評測中建立了良好的儲備和領先優勢。華為、騰訊和阿里巴巴等企業也已構筑了研發、應用和生態互為支撐的穩定發展體系。之江實驗室作為新型研究機構,則展現了基礎研究與應用創新協同、快速推進的發展態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圖2 生成式人工智能主要創新主體AI專利高質量發展能力分布
四是多模態及推理技術專利的加速申請,印證了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技術正逐漸具備理解真實世界、進行復雜決策的能力,使我們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道路上又進一步。2025年1月,我國AI初創公司深度求索發布的DeepSeek R1以技術路徑、成本控制與開源策略的全面創新,為AI研發提供了新范式。3月百度發布的文心大模型X1在性能對齊的情況下,進一步將API調用價格降至R1的一半。人工智能普惠應用的“大航海時代”即將來臨。
《報告》認為“人工智能+”專項行動的深入推進將進一步加速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通用技術的賦能作用,應持續用力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和開發,并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向科技創新的上游突破,努力追趕基礎算力、基本算法、結構化基礎數據的創新路徑,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報告》建議建立長期多元的戰略規劃,加強國家級基礎算力、高質量數據供給,加強產業創新集群培育,打造“產學研一體化”“頭雁企業+專精特新”雁陣格局,形成標桿性垂直領域的創新產業集群。
2024年國家政府工作報告同時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和“人工智能+”行動計劃,奠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戰略基礎地位。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繼續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在此之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將更廣泛的與應用場景深度融合,為產業經濟和人們生活賦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與廣泛應用正步入發展的新篇章。
本公眾號定期推送知識產權及競爭政策相關的法律政策與政府文件、最新全球行業信息、原創文章與專家觀點、業內高端活動消息、《電子知識產權》(月刊)&《競爭政策研究》(雙月刊)文章節選及重磅全文、專利態勢發布、中心最新成果發布及相關新聞報道等諸多內容,歡迎各界人士關注!